
陪孩子寫 25 篇小日記,我學到的是愛
2025 Oct 09 育兒陪伴
🌙 當作文老師變成媽媽,學會的第一課是「放下完美」
不知不覺,我已經陪弟弟寫了快 25 篇小日記。
每一次坐在桌前,我都會告訴自己:
「今天一定要早點寫完。」
但現實總是不同。
有時候他磨磨蹭蹭,有時候靈感全無。
明明只是 一點點,卻能耗掉整個晚上。
我笑自己,明明是作文老師,卻也會在深夜心想——
「拜託你快寫完吧!」
可就在那一刻,我又看著他專注寫字的小臉,心又軟了。
因為我知道,這份堅持,比任何作文技巧都更重要。
📖 小日記《超好笑》,寫出我們的日常陪伴
這次弟弟的作文題目是《超好笑》。
他寫道:
「媽媽每天晚上和我玩抓癢遊戲,都讓我笑禁不住咯咯地笑。」
我看完,真的忍不住大笑。
明明那是我為了讓他放鬆而胡鬧的片刻,
沒想到成了他眼中最「超好笑」的回憶。
作文的價值,不只是練習句型,而是記錄生活的溫度。
當孩子在筆下寫下「媽媽好笑」的瞬間,
他其實也在寫——「媽媽陪我」的故事。
🧠 從疫情到現在,堅持的陪伴比技巧更長久
我回想起疫情那段日子,
我每天陪哥哥上線上畫畫課。
那時候,他壓力很大、也常沮喪,
但只要畫完一幅,他就笑得特別燦爛。
現在他五年級了,
當心情不好時,依然會自己畫畫。
那不是一門課的延伸,而是一種「自我安頓」。
我相信,弟弟的這 25 篇小日記,
未來也會成為他生活裡的「自我對話」。
作文教學的核心,不只是語言能力,而是情感表達與內在力量。
💬 國小作文 × AI作文:讓孩子在書寫中找回真實
AI作文 的出現,讓很多家長焦慮:
孩子是不是以後都不用自己寫了?
但我更想說——
AI 會寫字,但不會有感覺。
孩子唯一無法被取代的,就是他自己的生活與觀察。
陪孩子寫作,不是阻止他用 AI,
而是教他如何「帶著感情」去使用它。
當孩子學會觀察媽媽的搖擺、笑聲、陪伴,
他就已經在練習一種 AI 無法模仿的真實創作力。
❤️ 作文老師的媽媽心:陪他寫完,比教他寫好更重要
很多家長問我:「孩子作文寫不出來怎麼辦?」
我總是回答——
「先陪他寫完,再談寫好。」
當他能穩定寫下 50 字,就是巨大的成就。
那不是為了比賽、為了分數,
而是為了讓孩子相信:
「我的想法,值得被寫下。」
有時候,作文陪伴不是教孩子成為作家,
而是陪他在人生裡留下足跡。
🌿 結語:那句「超好笑」,是我們的共同回憶
那天,他在最後一句寫下:
「媽媽讓我禁不住咯咯地笑。」
我笑了,也有點想哭。
因為那不只是一篇小日記,
而是屬於我們母子的生活證明。
作文的路上,我是老師、也是媽媽。
我希望孩子能記得的,不是我教他怎麼寫,
而是我們一起笑著、寫著、長大的那些夜晚。
✏️ Lily|孩子的 AI 寫作閱讀老師
陪孩子從日記裡,看見堅持的力量。
👉 https://likethinking.co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