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從乘法拆解除法概念,讓孩子搞懂數學的真正邏輯
孩子總是搞不清楚「平分」?
2025 Jun 26 育兒陪伴
媽媽沒時間=孩子學不好?
最近媽媽真的太忙了,工作、家務、生活像海浪一樣湧上來。
直到某天一看弟弟的功課,
才發現他又卡關了
——這次是國小數學的應用題:「平分」的概念完全搞不懂。
但媽媽沒有責怪孩子,而是靜下心來想:不是弟弟不會,
是他還沒理解數字與語句的邏輯連結。
我們每個人都是這樣學會的,不是嗎?
從乘法出發,破除除法盲點
我發現:與其直接教除法,不如從他已經會的乘法開始延伸。我們一起畫了盤子跟糖果——
-
🟢 5盤糖果 × 每盤6顆 → 共30顆
-
接著我問他:「如果現在只知道30顆糖果,要平均放回5盤,每盤放幾顆?」
孩子第一次不是死記,
而是用邏輯去理解除法的由來。
學會寫問題,比學會寫答案更重要
我鼓勵弟弟開始自己
「設計題目」,像在寫作文一樣。
從乘法句:「
6×5=30」出發,我讓他自己寫出兩個除法句:
-
30÷5=6
-
30÷6=5
接著,我們練習把肯定句變成問句:
-
「有30顆糖,放5盤,每盤幾顆?」
-
「有30顆糖,每盤放6顆,需要幾盤?」
這種「語言 × 數學」的轉換練習,
就是素養教育最核心的思維訓練。
學習慢一點沒關係,有媽媽一起就不會迷路
弟弟不是不聰明,他能寫完《算術迷宮》的高階題型,
但面對「文字題」就會失誤。
其實,應用題考的從來不只是數學,
而是「思考如何理解問題」的能力。
我告訴自己:慢一點也沒關係。只要媽媽願意陪,孩子就一定能突破。
每一天多一點練習,
孩子多一點自信。
我們用畫圖表的方式、
一句句拆解邏輯,
重新建構孩子的數學自信。
你也想讓孩子突破應用題瓶頸嗎?歡迎加入我們的親子行動——
📕【一本書換一堂課】行動中!
帶上你家孩子的數學應用題,只要一本練習本,就能換一堂邏輯教學觀摩課!
👉捐一本書,就能換一堂雙語心智圖寫作課!
📥 歡迎加入 Like創思拾光書坊 Line@ 社群,和我們一起思考、共創、成長。
0則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