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讓孩子從語文力出發,培養邏輯思維與情緒素養,為私中與未來人生打下關鍵基礎。
🌟 媽媽老師的信念:讓學習真正事半功倍
2025 Mar 25 育兒陪伴
📚 私中國文分數偏低?母語邏輯才是關鍵
你的孩子是不是從小就會背《唐詩三百首》?
那朗朗上口的「之乎者也」,在這個資訊爆炸、步調快速的時代裡,反而成了一種令人安心的童聲。
但讓我驚訝的是,在這次多所私中的模擬考試中,我觀察到一個趨勢:能考進私中的孩子,國文分數卻是普遍偏低,主要是靠英文或數學拉分。
為什麼國語成了弱科?問題出在——我們忽略了「母語邏輯」的價值。
🧠 從語文到邏輯,母語才是大腦的起點
我是一位媽媽,也是一位教學五年的作文老師。這些年在 #兒童寫作 和 #國小作文 的教學中,我越來越深刻體會到一件事:
母語的邏輯力,才是讓孩子真正學會思辨與統整的基礎能力。
不要羨慕德國發明家多,就急著學德文。對德國孩子而言,德文就是他們的母語,在文化與日常中早已自然內化。
我們的孩子其實也有優勢,只是我們太晚開始重視。
語言的國際化當然重要,英文必須學,但國語——才是開啟數學邏輯與跨領域思考的大門。
這是我五年來在 #素養學習 第一線中,反覆撞牆、聽取家長回饋、不斷修正教材後的深刻感悟。
✨ 讓二年級孩子做筆記?是的,事半功倍的秘密就在這裡!
這次我調整教材,從《朵朵小語》出發:
✅ 讓孩子閱讀一篇文章
✅ 找出優美詞句、搭配古詩與格言
✅ 引導孩子建立語意聯想
✅ 最重要的——開始學會做筆記!
你沒聽錯,我教的是二年級的孩子,二年級就開始做語文筆記與思辨練習。
這是超越年級的教學設計,卻讓孩子獲得真正的成長。
這不只是 #兒童寫作 的訓練,更是 #SEL社會情緒學習 的實踐——
讓孩子學會閱讀自己的情緒、理解他人的語言、培養自信的表達能力。
「教育的最高目的,不是灌輸知識,而是培養能自我學習、自我管理的人。」——皮亞傑(Jean Piaget)
🌱 我不是只是教國文,我在教未來的能力
你現在為孩子所做的語文投資,可能在短期內看不到明顯的成績提升,
但當孩子進入國中、挑戰 #私中、甚至面對未來的升學與社會競爭時,
你會發現——這些閱讀、理解與筆記的訓練,是最值得的投資。
學得深,學得快,學得巧,就是事半功倍的學習力。
而我,就是那個願意花時間去教導、理解每個孩子的媽媽兼老師,
讓他們在語文中學會思考,在學習中成為更好的自己。
📚【課程介紹】讓孩子從小掌握「學習力」!
📖 1️⃣ 心智圖時事閱讀
🚀 每週精讀《商業周刊》,提升國際視野與筆記力!
✅ 學會抓重點,提升思辨能力!
✅ 透過心智圖整理知識,增強邏輯思維!
✅ 為未來國中理化、歷史、國文考試奠定基礎!
📍 適合對象:國小高年級 & 國中生
📍 課程頻率:每週一次
✍️ 2️⃣ 心智圖閱讀寫作 × 正向寫作
🚀 透過閱讀 & 寫作,讓孩子學會思考與表達!
✅ 用心智圖筆記,提高邏輯與閱讀理解力!
✅ 透過散文、故事創作,訓練思維組織能力!
✅ 感恩日記 × 勵志寫作,培養正向思維與表達力!
📍 適合對象:國小中高年級
📍 課程頻率:每週一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