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媽媽創業的付出和得到
【雖敗猶榮的創業再體驗】——給自己的一封信
2025 Jul 20 未分類
▍【你以為的落選,其實是另一種禮物】
第一次參加創業比賽,我落選了。
但奇怪的是,心裡並不沮喪,反而有一種鬆一口氣的釋放感。
如果你問我:
這次比賽帶給我什麼?
我的答案是:
「成長,比得獎更重要。」
▍【創業,對我來說從來不是新鮮事】
從大學畢業開始,我就在創業。
但我也是雙魚座,個性太浪漫,
總是相信美好,結果就是常常「硬著頭皮做」,最後跌得很慘。
最深刻的一次失敗,是生完弟弟之後,
一邊想顧家庭、一邊想拼事業,
最後用千萬負債收場。
很多人以為,這樣的經歷會讓我從此收手。
但我沒有。
▍【一邊負債,一邊創業,是我的現實】
即使現在,我還是背著負債生活,
但我選擇繼續做兩件事:
1️⃣ 陪伴孩子、經營家庭
2️⃣ 繼續創業,打造一個不需要割捨親子的事業模式
我相信:
「會創業的人,不管經歷什麼,還是會繼續創業。」
這次的【Like創思拾光書坊】,
就是我給自己與孩子打造的一個全新舞台。
一個可以創業、又可以陪孩子長大的地方。
▍【社企進駐後,最痛的一課】
2025年5月9日,我和團隊跟桃園市青年局簽約,
正式進駐社會企業中心。
你問我:「這次會一帆風順嗎?」
不可能。
才剛簽約兩個月,合夥人A就說:
「我覺得你對A、B兩人不公平,態度讓我覺得不被尊重。」
沒有給我心理準備,直接退出。
這一刀,其實很痛。
▍【重新站上舞台,是我最大的勝利】
六年前,當我生命裡遇到一連串崩潰的事,
我連看孩子在台上跳舞,
都可以哭到喘不過氣。
那時候的我,連站在人前都做不到。
但這次比賽,當我站上舞台的那一刻,
我手在抖,聲音也在抖,
可是我心裡知道:
「我回來了。」
這不只是比賽,
而是一次心理復健。
我終於又可以面對群眾,勇敢說話。
▍【為什麼創業?我的答案:給孩子留下一個選擇】
比賽現場,前面得獎的幾位年輕創業家,
年營收都超過5000萬。
但我知道,背後多數是家族轉型,有工廠、有資源。
我沒有家族企業,
那我創業,是為了什麼?
我問了自己一個問題:
「你創業的目的到底是什麼?」
我的答案是:
「我要做一件可以長長久久的事。」
我想留下一個舞台,
給我的孩子,也給更多媽媽。
你可能會說:「孩子長大後不一定想做這個。」
是的,我不能決定孩子的路,
但至少我可以讓他不用從零開始。
▍【永續與減碳,是我下一步的方向】
我也很清楚,
現在政府、企業最重視的是環境永續、減碳、循環經濟。
我開始問自己:
「我的創業,可以怎麼結合這一塊?」
答案是——可以。
我想讓閱讀、陪伴、心靈支持,
變成一種低碳的共學生活模式。
數位導讀、二手書循環、共學社群,
這些都是環境友善的一部分。
這,會是我下一步要努力的方向。
▍【準備得不完美,但我學到了一個最重要的事】
我這次比賽,準備得很不完美。
我一心想把商業模式寫到最好,
所以一直改簡報,推翻又重寫。
我花了很多時間練簡報的流暢度,
卻忘了,評審最在意的是:「你有沒有答出問題?」
當評審講出我的行動號召時,我很開心,
但評審問的問題,我當場腦袋一片空白,沒答出來。
這是我最懊悔的地方。
▍【家事、孩子、事業,三頭燒的日常】
有時候,我會問自己:
「是不是太貪心了?」
一邊創業,一邊上課教孩子,
又要陪哥哥準備私中考試,
還有家事、教材、企劃書、比賽……
全部擠在一起,腦袋根本沒時間歇息。
但這就是我的真實生活。
我沒有要假裝自己很完美,
我正在學習如何「在不完美裡,繼續走下去」。
▍【善良的信念,是要長長久久走下去的】
我一直相信一句話:
「善良的信念,是要長長久久走下去的。」
創業的路,不可能一次就完美。
但我會堅持走下去。
謝謝這次的舞台,
也謝謝自己,沒有放棄。
我會繼續用行動累積,
讓善良的力量,變成可持續的長期實踐。
● 如果你也是一邊創業、一邊顧家庭的媽媽,
或者你也是在學習勇敢的人,
歡迎留言跟我分享你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