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從鉛筆盒到動物園的寫作思維
學唱歌要模仿,學作文為什麼不行?
2025 Sep 25 育兒陪伴
模仿是學習的必經過程
在唱歌的世界,沒有人禁止孩子模仿。
🎵 一開始,孩子會聽一首歌覺得好聽
🎵 接著反覆聽,熟悉旋律
🎵 再找到適合自己音調的歌手
🎵 最後開始模仿唱法,慢慢唱出屬於自己的聲音
作文也是如此。模仿不是作弊,而是孩子的第一步。
但傳統教育卻常要求孩子「不要抄」、「要自己想」。這樣的要求,就像叫一個孩子學唱歌卻不能聽別人唱一樣荒謬。
從鉛筆盒到動物園:心智圖的魔法
這次的作文題目是【鉛筆盒】。
如果只是描述「鉛筆、橡皮擦、尺」,文章很快就會變得單調無趣。
於是我和弟弟一起畫心智圖,把平凡的文具轉化成有趣的角色:
-
長長的鉛筆 → 變成高高的長頸鹿
-
白白的橡皮擦 → 想像成一隻可愛的兔子
-
下課時要把動物關回籠子裡
透過這樣的延伸,作文不再只是流水帳,
而是一篇能讓孩子發揮創造力、連結生活的故事。
這樣的練習,正是 國小作文教學 裡最缺乏的「創意拼湊」。
生活教育 × 創意思維
作文從來不只是文字訓練,它更是生活的反射。
在這篇「鉛筆盒 × 動物園」的日記裡,
我不僅幫孩子練習了描寫力,也順便提醒:
👉 下課要把文具收好,才能安心出去玩。
這樣的 寫作引導,不只是提升作文能力,更是讓孩子在日常生活裡練習專注、負責,進而建立邏輯與思辨的基礎。
AI 時代的作文教育:拼湊與內化
在 AI 世代,「形容詞」和「起承轉合」早已不是作文的核心競爭力,因為 AI 可以立刻產生。
真正決定孩子未來的,是:
-
能不能模仿並拼湊
-
能不能從模仿中創新
-
能不能把生活經驗和文字做深度連結
作文,就像唱歌:
🎶 先模仿 → 再拼湊 → 然後內化 → 最後創新。
而家長的角色,就是幫孩子打開這條路,不是單純要求字數或形容詞。
Lily|孩子的 AI 寫作閱讀老師
▍在 AI 時代,我陪孩子讀世界、想邏輯、寫自己,
用語言打開思考的門,用創作連結未來的路。
● 主站連結:https://likethinking.com/
● 加入我們的 Line@,讓我們一起聊作文吧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