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AI世代下的多工學習法(二):愛上數學,從理解開始
2025 Feb 15 育兒陪伴
從加法開始,建構數學邏輯,讓孩子看見數學的樂趣
還記得我們小時候是怎麼學99乘法表的嗎?
老師發下一張99乘法表,要求我們從 1x1=1 背到 9x9=81,每天朗讀、書寫、測驗,直到滾瓜爛熟。忘了?罰寫!算錯?被責備! 數學成了一個壓力來源,甚至讓許多孩子誤以為:「數學就是死背數字的科目。」
但,數學真的只能這樣學嗎?
📖 《算術拼圖》啟發的數學學習新方式
當我開始教孩子數學時,我並沒有要求他們立刻背誦乘法表,而是透過一本數學啟蒙書——《算術拼圖》,從 加法開始建構乘法的概念,讓孩子一步步理解數學的邏輯,而不是死記硬背。
📌 我的方法很簡單:
-
第一步:讓孩子從「加法」開始體驗乘法的本質。
- 例如,讓孩子自己計算 3+3+3+3+3,再引導他發現:「原來 3x5 就是 3 加 5 次!」
- 這樣的學習方式,讓他從計算的過程中理解 乘法不過是加法的延伸,自然內化數學邏輯。
-
第二步:透過視覺化拼圖,把乘法轉化成直觀的圖像思考。
- 例如,把 3x5 畫成 3 行 5 列的小方格,讓孩子「看見」乘法的概念,而不是只是記住數字。
- 這讓他在計算時,腦海中自動浮現出 「乘法是一種排列方式」 的直覺,幫助他更快理解更複雜的數學問題。
這樣的學習方式,讓孩子慢慢地從加法走向乘法,從乘法走向數學的邏輯世界。
🔢 從痛苦的背誦,到輕鬆的理解,孩子數學能力自然提升!
📌 這樣的學習模式帶來什麼改變?
✅ 數學不再是填鴨式學習,而是一場有趣的思考遊戲。
✅ 孩子不用死背乘法表,卻能理解它的運作方式。
✅ 到了三年級後,計算速度自然而然變快,無需過多練習。
這樣的學習方法,讓我的孩子從小建立了對數學的興趣,他不會因為背不起乘法表而害怕數學,也不會因為一時忘記某個數字而感到挫折。相反地,他學會了**「數學不只是計算,更是思考」**,這是比背誦更重要的能力。
💡 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「快點背起來」,那麼數學學習就變成了一場填鴨競賽。但如果我們願意多花點時間,陪孩子走一條「理解數學」的路,他們將獲得終身受用的學習力!
🎯 多工學習的核心價值:數學不是背誦,而是理解與應用!
🚀 數學學習應該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,而非強迫記憶。
如果孩子不理解乘法的概念,背起來的數字就像「一串無意義的密碼」,短時間可能有用,但長久下來,他們仍然會害怕數學,甚至抗拒數學。
🔄 當孩子發現數學的樂趣,他們會主動學習,不再視它為壓力。
這不只是學數學的方法,更是一種學習態度的轉變。當孩子學會如何學習,他們的學習效率將大幅提升!
✨ 結語:讓孩子愛上數學,從理解開始!
💡 「數學不是要考高分,而是要學會邏輯思考。」
在AI時代,機器可以幫我們算數,但我們仍然需要懂得數學的邏輯。當孩子透過遊戲與拼圖學數學,他們學到的不只是乘法表,而是 數字之間的關係、解決問題的方式、以及思考的樂趣!
📢 如果你的孩子也對數學感到挫折,試試這種方式吧!讓孩子從加法開始,重新愛上數學。
🔹 歡迎分享這篇文章,讓更多家長知道:數學不是要背,而是要理解!
#AI世代學習 #多工學習 #精緻閱讀 #心智圖筆記 #數學學習 #孩子的學習力 #學習邏輯 #讓孩子愛上數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