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從書法臨摹到作文陪伴
陪孩子寫日記,比臨摹字帖更重要
2025 Sep 23 育兒陪伴
從書法臨摹到作文陪伴
如果有一天你想把字練好,你會選擇臨摹一般人的字,還是臨摹王羲之的字?
臨摹大師,能讓我們從源頭找到典範。
寫作文,也是一樣的道理。
在孩子的成長過程裡,典範與引導,比單純的重複更重要。
典範的力量,作文也需要大師
王羲之(行雲流水,氣韻生動)、顏真卿(雄渾剛健,氣勢恢宏)、柳公權(筋骨強勁,法度嚴謹)、歐陽詢(端莊嚴整,結構嚴密)。
這些書法大師,都是後人臨摹的對象,因為典範能帶出標準。
作文的引導,對孩子來說,也是一種「臨摹」。
孩子每天一篇日記,就是在用生活練習筆觸,慢慢學會取捨與表達。
陪伴的堅持,成就孩子的勇氣
這次的導師,不怕家長質疑,堅持要孩子每天寫一篇小日記。
於是我有機會每天陪弟弟一步步進步。
寫完,老師還給了孩子一枚獎章。
對我而言,那不只是獎勵,而是一種肯定:
孩子有媽媽的陪伴、老師的鼓勵,他就能堅持下去。
回憶的力量,讓日記有了靈魂
昨天弟弟問我:「為什麼你要陪我寫啊?」
我回答:「因為我想陪你長大。」
他笑著,數著自己集到的點數。那一刻,我覺得一切辛苦都值得。
這篇日記題目自訂。
孩子寫下對小紅離開的捨不得,透過心智圖展開回憶,不再是流水帳,而是帶著情感的延伸。
最後,他甚至懂得取捨,告訴我:「這段會超字數,不寫了吧。」
我點頭。因為這代表,他已經懂得在文章裡思考。
結語
陪孩子寫日記,就像臨摹大師的字。
不是為了機械重複,而是為了在日常裡練出思考的筋骨。
一點一滴,都是在為未來打底。
👉 加入我們的 Line@,讓我們一起聊作文吧:
█ Lily|孩子的 AI 寫作閱讀老師
▍在 AI 時代,我陪孩子讀世界、想邏輯、寫自己,
用語言打開思考的門,用創作連結未來的路。
● 主站連結:https://likethinking.com/
0則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