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——讀《逆思維》後,我對女性創業的全新體悟
🌱重新思考的力量:我如何從「不可能」走到「真的做到」
2025 Jun 16 讀書會
📖閱讀啟發:科學家的思考,才是真正的創業武器
這段時間,我在讀《逆思維:華頓商學院最具影響力的教授,突破人生盲點的全局思考》。書中第一章就讓我印象深刻,它寫道:
越聰明的人跌得越重。
擁有智力並不保證心智靈巧。無論你有多少智力,若是缺乏動機改變心意,仍難以更新理念。你便會錯失許多重新思考的機會。
最近的實驗顯示,越聰明的人越有可能難以更新理念。
這讓我思考到一個問題:當我自以為知道時,其實反而失去了可能性。
🌀原來我也曾說過這些「思考終結者的話」

這張圖讓我特別有感——
📊 大家取代重新思考而說的話:
我們向來都是這麼做的(最多人說)
那太複雜了,我們別想太多
根據我的經驗不是這樣的
那在這裡永遠行不通
我心裡突然一震:我也說過啊!而且才剛說過沒多久。
🎬真實事件:我怎麼從「說不可能」到「決定再試一次」
在這二個月創業過程中,我覺得我也曾經有說過這種話。事情是這樣發生:
夥伴跟我說社企的空間可以申請,我也直接說不可能。因為我也曾經跟青年局申請過,卻被無情的拒絕。所以我也覺得這次也一樣,不可能。
這就是我當時的第一反應。
不是我懶得做,也不是不想拼,而是內心那句話在作祟:
「我以前試過,失敗了,所以這次應該也不會成功。」
但後來,我還是選擇再去看看。
所以我又再去現場看了一下。
看到有人賣果乾,也有賣玩具,
我就問:「那可以賣書嗎?」
他們說:「什麼都能賣。」
所以我才又決定趕快重寫企劃,才有了現在的進駐。
💡轉念的力量:不是信心來了才行動,而是行動讓信心長出來
書中說得很好:
學習的目的不是要確認我們的信念,而是讓我們的信念有所進化發展。
知識的詛咒是它會在我們面對自己所不知道的事物時,關閉我們的心智。
好的判斷要仰賴擁有開啟思維的能力及意願。
我發現自己卡住的,不是現實,而是我以為自己已經知道答案。
當我願意再踏出一步,不帶成見去看一次現場,問一次問題,我就得到一個意想不到的答案。
🌸寫給每一位在路上的創業媽媽
也許你正處在人生某個轉彎處,
也許你也對自己說過:「不可能啦。」
也許你也被拒絕過一次、兩次、三次。
但我想對你說:
💬 你其實值得擁有新的可能。
💬 你的判斷力很重要,但你的彈性,才是你真正的超能力。
💬 重新思考,不是推翻自己,而是允許自己再次相信——「我可以不一樣」。
📣讓我們一起翻轉那些「自我設限的話」
「我們向來都這麼做」→「我們可以試試看不一樣」
「這太複雜了」→「我們可以從小處開始」
「以前經驗不是這樣的」→「現在的情境可能不一樣」
「這裡永遠不可能成功」→「也許我只是還沒找到方法」
🪴結語:
我不是因為有信心才去做,而是做了之後,信心才慢慢來。
從讀一本書,到再去現場走一圈,到重寫企劃案,
我再次確認:人生的翻轉,從來不需要天時地利,只需要你那一刻的重新思考。
🔎 加入我們
👉捐一本書,就能換一堂雙語心智圖寫作課!
📚 推薦閱讀:《逆思維》亞當.格蘭特(Adam Grant)著
🛠️ 你也可以加入我們的【女性創業讀書會】,一起用書、用經驗、用陪伴,突破盲點。
📥 歡迎加入 Like創思拾光書坊 Line@ 社群,和我們一起思考、共創、成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