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念 × 初冬作文課
初冬小三作文課:讓孩子在風裡學會靜下來
2025 Nov 02 育兒陪伴
🌬️ 為什麼在作文課前,要先「練正念」?
這堂作文課,我沒有立刻拿出題目。
而是先帶孩子走到戶外,讓他們「感受初冬的風」。
我對孩子說:
「今天我們要先學會呼吸,再用心去聽、去看、去感受。」
孩子們閉上眼,有人說:「風在我頭髮上跳舞。」
有人補充:「風在我的臉上。」
還有人笑著說:「風吹著沙,好像在說悄悄話。」
同樣一陣風,每個孩子感受到的卻都不一樣。
這,就是「正念作文」的開始——
從感官出發,讓觀察變成文字的靈魂。

🍂 在快節奏的世界裡,讓孩子學會「慢下來」
我們生活的節奏太快,
孩子每天從起床、上課、作業、補習……
幾乎沒有一刻是真正「靜下來」的。
但寫作,恰恰需要慢。
因為靈感,來自於靜。
當孩子慢下來,他才會開始發現:
風有方向、陽光有溫度、樹枝有聲音。
在這堂課裡,我沒有要求華麗詞句,
我只說:「你覺得風在吹什麼,就寫出來。」
於是孩子寫下——
「初冬的風,吹在樹上,像樹枝在告訴我要努力長大。」
我微笑著看著那句話。
這不是模仿,也不是AI生成,
而是一個孩子真實的感受被寫下的瞬間。
✍️ 正念寫作的三個好處
1️⃣ 讓孩子學會覺察
當孩子觀察風的方向、樹葉的顫動、沙子的移動,
他們其實在練習「覺察」——
覺察世界,也覺察自己。
這種覺察能力,是一切創意思考的起點。
2️⃣ 提升寫作專注力
正念讓孩子更能「專注當下」。
當心靜下來,文字也會更有節奏感。
孩子不再亂寫、不再逃避,
反而更能進入「心流」,享受創作過程。
3️⃣ 讓作文更真實、更有情感
正念不是宗教,而是一種「真實地存在」的狀態。
當孩子從感受出發,句子自然會有溫度。
他不再只是「完成作業」,
而是在用文字記錄自己的感動。
🍁 教孩子「五感寫作」,從生活觀察開始
在這堂初冬課中,我引導孩子用五感去觀察風與石頭:
-
👀 視覺:看風動、看葉搖
-
👂 聽覺:聽沙聲、聽風聲、聽樹枝想說的話
-
👃 嗅覺:聞到土味
-
✋ 觸覺:摸樹枝的樣子
-
💭 感覺:風帶來的心情
接著用心智圖整理觀察,
最後讓孩子用自己的話寫下來。
這樣的步驟,其實就是「AI作文」時代下的關鍵能力——
會觀察、懂轉化、能表達。


💡 在 AI 作文的時代,孩子更需要「感覺力」
AI 可以生成詞句,
但它永遠無法取代孩子對世界的體驗。
當風輕輕吹過孩子的臉,
那一刻的「涼」,只有他自己知道。
這份真實,是AI無法取代的生命觸感。
因此,我更堅信:
寫作不只是技巧,而是一種生活方式。
🌱 結語:讓孩子用文字記錄生命的呼吸
當孩子學會靜心觀察、用心感受,
作文不再只是作業,
而是一場「與自己對話」的旅程。
這堂初冬的作文課,我看見四個孩子,
四種風、四個故事。
他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,
學習聽風、寫風,也寫自己。
而我,也在他們的文字裡,
重新學會了「慢」。
✏️ Lily|孩子的 AI 寫作閱讀老師
陪孩子從生活中寫出世界,
讓每一篇作文都成為成長的紀錄 🌿
👉 https://likethinking.com/
👉 加入我們的 Line@,讓我們一起聊AI吧: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