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從日常的作文練習,培養孩子的多面向思考
上學途中:陪孩子走一段路,學會一顆感恩的心
2025 Sep 19 育兒陪伴
從「看見什麼」到「感受到什麼」
一開始,我先問孩子:
「你在上學的過程中,會看見什麼呢?」
孩子很快回答:「同學、老師、花草、空氣。」
這是大多數孩子最直觀的反應:看到什麼,就寫什麼。
但作文如果只是這樣,就會變成單純的流水帳。
於是,我再追問:
「那麼,誰在維護交通呢?他們的聲音是什麼樣的?」
孩子開始想像導護老師的身影——舉著旗子,提醒大家安全過馬路。
那聲音,或許只是一句「小心車子!」
卻成了日常中最真實的守護。
作文不是記敘,而是思考的練習
這樣的引導,讓孩子學會從「單純描述」進入到「帶有情感的體會」。
我希望他明白:
👉 寫作不只是「我看到了什麼」,
而是「我感受到了什麼」。
在 AI 寫作的世代,如果只是直線式地描述,AI 也能輕易完成。
但孩子更需要學習的,是如何從不同角度切入,培養思考的廣度。
因為 有了深度的思考,AI 才能成為工具,而不是限制。
上學途中,也是一種感恩教育
每天的上學途中,都有導護老師不辭辛勞地站在路口,風吹雨打也不缺席。
當孩子學會去感受這份守護,他就能從日常裡萌生一顆感恩的心。
這樣的教育,或許不會馬上在分數上展現,
卻會成為孩子一生中最珍貴的養分。
🌱 一篇小日記,寫的不只是文字,
更是一份提醒——看見別人的付出,懂得心懷感謝。
👉 親愛的爸媽們,你也可以在陪孩子寫日記時,問問他:
「在你每天的路上,有誰值得你說一聲謝謝呢?」
你會發現,這些小小的對話,就是孩子最溫柔的成長契機。
█ Lily|孩子的 AI 寫作閱讀老師
▍在 AI 時代,我陪孩子讀世界、想邏輯、寫自己,
用語言打開思考的門,用創作連結未來的路。
● 主站連結:https://likethinking.com/
0則留言